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近日,台湾《联合报》发表了介绍湖北省天门市的报道,讲述了当地佛子山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传说。
天门佛子山。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指出,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佛子山拔地而起,它位于天门竟陵城区西北22公里处,属大洪山余脉天门山。
该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等五峰组成,其中佛子山是最高峰,海拔191.6米,是天门市最高处,约150万年前因地质变化形成。整个山体呈东西走向,坐北向南,五山首尾相倚,状如玉如意,郁郁葱葱。
佛子山景色秀丽,山清水明,层峦叠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同时还是佛教旅游胜地。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此处巡游,见这里是一处宝地,于是挥手变出山脉用于传教,变出泉水供缓解干旱问题。
佛子山的山顶有佛祖庙遗迹,存有释迦牟尼宝座与脚踏墨玉,山下供奉有卧佛及诸佛菩萨,前来朝拜的四方信徒络绎不绝,许多法会不定期在此举办。另外,佛子山还有古战壕、元帅台,金杯山有陆子读书处、陆羽泉、陆羽亭、陆羽祠,龙尾山有老虎洞、虎啸岗等景点。(完)
中新网十堰11月29日电 (张倩龙 董武 向继华)驱车前往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街头巷尾绿树掩映,村落民居鳞次栉比,街坊邻里和睦往来……竹山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发祥地,当地开展“十星系列创建活动”已有30年。
走进“十星级”文明创建展览馆,《腰缠万贯的“精神乞丐村”》报纸墙再现曾经罗家坡村村民因绿松石一夜暴富但精神文明落后的过往,这也是“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由来。
“十星级”文明创建展览馆。向继华 摄
1993年,竹山县委与麻家渡镇党委联合派驻工作组到罗家坡村,将农村工作任务和要求细化成10个方面,以“十星”来指代,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和评选活动。自那以来,竹山县先后17次调整“十星”评选标准,推动“十星”创建常创常新,探索形成以“十星”创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竹山经验”。2020年,竹山县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活跃在竹山城乡的文艺志愿者达数千人,涉及书画、剪纸、收藏、武当武术等多个领域,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点燃着群众的“追星”热情。“中国好人”王义富作为“十星歌”的首唱人,一唱就是几十年,如今年过七旬仍乐此不疲,他用歌声将“十星”创建传扬开来,成为当地的一名“草根歌星”。
竹山县还将产业发展、共同富裕作为“十星”评选标准,发展茶叶、生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同时,竹山县变“十星文化”为“十星产业”,推动“十星”元素融入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提升竹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谈及竹山县“十星”创建经验的推广,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表示,竹山的“十星级”文明创建紧紧抓住了城乡社区等社会基本单元,同时通过乡风文明建设丰富日常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月月照来天天明,家家户户创十星。农家挂上十颗星,十星闪闪耀门庭。”如今,“十星歌”仍流传于竹山县,走过30年,“十星”创建依旧迸发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