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一种叫“假水”的玩具,被称为“解压神器”,广受低年级学生追捧。厦门市海沧区一超市因将外观与普通饮料无异的“假水”玩具与文具杂物摆放在一起,容易让儿童认为是食品而购买误食,近日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下架整改。执法人员表示,这款玩具标注的主要成分虽然大多是水、聚乙烯醇、色素等,但此前经检测,“假水”玩具普遍硼元素含量较高,有的还含有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即使不被误食,也对儿童的健康存在较大风险。(11月28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据报道,“假水”玩具极具迷惑性,虽然其外包装印有“不可食用”的标识,但其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瓶,瓶身印着乳酸菌、气泡水等字样,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有一定的流动性,无论是外观还是色彩,都和市面的饮料相似,有些“假水”还散发着清香,看起来很像一瓶香甜可口的小饮料。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喜欢新奇玩具,还容易跟风。因此,“假水”玩具确有被儿童当成饮料而误食的风险。
有媒体采购了9款14批次“假水”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取样检测数据显示,这14批次“假水”样品竟然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多的大概超标了6倍。即使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中小学生不存在误食的可能,但他们在玩“假水”的过程中,通过破损的皮肤以及口部不慎直接或间接接触,都可能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久而久之会不断累积,埋下健康隐患。
“假水”玩具让人不由想到一种名叫“洗衣液奶茶”的商品。洗衣液瓶本身是用来装洗衣液的,但捧着洗衣液瓶喝奶茶,容易误导一些人的认知,比如儿童,他们还没有普遍的判断力和生活常识,可能会觉得家中的洗衣液也是可以喝的,增加儿童误食洗衣液的风险。无论是“假水”玩具还是“洗衣液奶茶”,它们的误食风险并非凭空臆断,据报道,一位老人曾将看起来很像橙汁的一款网红清洁剂当橙汁喂孙子。
其实这些年,有“毒”的“猎奇创意”商品可谓层出不穷。第一类是做成日常用品形状的食品,比如“灯泡糖”“输液饮料”等,很容易误导孩子将真灯泡放嘴里,或饮用真的输液水,从而造成伤害;第二类是做成食品形状的日常用品,比如“草莓蛋糕精油皂”非常逼真、颜色多样,“看了太有食欲了”,还有很多做成食物形状的小玩具,孩子也容易误食;第三类是恶搞类零食,比如“仿真便便”“卫生巾棉花糖”“手工巧克力大便”“计生用品糖果”……
对有“毒”的儿童、学生用品,不能仅限于作出叫停销售、责令整改的处理,还应顺藤摸瓜,揪出背后的设计者、生产者,予以足够的处罚。
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完备严格的玩具及其他儿童、学生用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儿童、学生用品的产品外形、外包装设计立规矩:商品外形、外包装设计一定要向上向善,食品外形、外包装不宜设计成众所周知的非食品形状;非可食产品的外形、外包装不宜做成以假乱真的食品形状。因食品外形、外包装误导造成消费者误食的非可食产品,造成人身损害的应依法赔偿。
羊城晚报 何勇海 【编辑:房家梁】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彭博社网站11月27日发表题为《中国偏远沙漠隐藏着一场能源革命》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从库布其沙漠的沙丘中浮现出来的似乎是一片绿洲,在中国北方的天空下闪耀着蓝光。
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覆盖着内蒙古自治区这片距北京数百公里的地区。它们是一个清洁能源项目的中心,该项目为近110万户家庭提供足够的电力。到2030年,中国还打算在广大的内陆地区再建设数百个类似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基地。
这一行动有望在能源领域引发变革:抑制中国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其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引导这个国家朝着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可行道路前进。这些可再生能源基地一旦建成,中国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比任何国家目前的水平都高,几乎等同于印度当前全国电网的装机容量。
特里维尤姆中国公司驻上海的能源分析师科西莫·里斯说:“这令人难以置信。历史上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标准。”
自中国领导人概述有关新能源发展的愿景以来,中国沙漠地区相关情况的细节鲜有披露。现在,彭博新闻社记者和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到达现场、采访相关人员并查阅数千页政府文件和行业数据后,对这项计划的进展做出首次重大评估。
分析揭示,中国今年的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有望达到创纪录的规模,而且远超其已经领先世界的清洁能源使用水平。鉴于这么多清洁能源即将被利用,中国可能早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就实现碳达峰,从而使地球有更大机会控制气温上升。
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例。眼下,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负责人贾比尔正在力推各国利用本周在迪拜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承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两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达到这一目标或许是世界为实现净零排放可以采取的最重要行动。
彭博新能源财经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说,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到约3.9太瓦(1太瓦为1000吉瓦——本网注),是2022年的三倍以上。
各种项目实施的速度之快已经让一些人提高对今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的预测。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300吉瓦,几乎是一年前新增容量的两倍,而全球在2022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为338吉瓦。
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主管迈克尔·梅丹说:“中国正依赖这些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基地在新的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最初一批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沙漠,包括北部的戈壁和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些地区很适宜发展可再生能源,有中国最持续稳定的风、日照以及广阔的平坦地带。这些地区人烟稀少,也使建设大型工程容易很多。此外还有经济优势,比如土地便宜,因为没有来自大型农业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竞争。里斯说,这些因素意味着这些沙漠基地可能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能源来源地之一。
旗下拥有太阳能企业的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说,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助于利用中国现在成熟的清洁能源产业。他说:“它们可以支持国家加速能源转型。”他还说,中国“甚至可以领先于西方国家完成这一进程”。(编译/赵菲菲)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