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首批14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情况如何?推动国家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应如何着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协同发力共话语言服务未来”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促进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国家语言服务能力、推进语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嘉宾共同启动语言服务网。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供图
据了解,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建设旨在打造专业语言服务出口平台,引领带动语言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为中国文化、产品、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提供高效专业的语言服务支撑。目前,我国共有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中国(合肥)声谷、北京语言大学、华侨大学等14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表示,首批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设立和建设,聚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职责使命,着眼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14家基地成立以来,主动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深耕语言服务技术,推进数字化赋能,开发语言服务新业态,创新服务场景,依托重大活动平台,融合多语种服务,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张国胜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以基地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持续加强基地建设、持续做好夯基垒台工作,推动语言服务产业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召集人,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谢刚介绍,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致力于聚合语言服务行业产业、创新语言服务场景。未来,基地将抓住时机,用好政策红利,努力以打造国际传播新高地为突出定位,推动国家语言服务贸易发展,打造文化生态新格局。
与会人士认为,语言服务是中外文化科技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参与全球治理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支撑。语言服务业要深耕语言服务技术,推进数字化赋能,积极开发语言服务新业态。同时,加强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造行业交流平台,共同推进语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语言服务网在推进会上正式启动上线。据悉,为推动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为各基地提供集中展示、对接交流的信息平台,在相关部委支持下中国外文局牵头建设了语言服务网。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及语言服务图书展,展示了数百种讲好新时代“一带一路”故事和语言服务工作的多语种出版物;启动上线了语言服务网,为各基地提供集中展示、对接交流的信息平台,推动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完)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张素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昨天上午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李强总理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就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在此之前几个小时,美国白宫宣布成立供应链韧性委员会,以减少本国对所谓高风险外国供应的依赖。有分析认为中美对全球产供链的态度代表开放与封闭的两种趋势。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习近平主席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吸引了国内外515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达26%,其中美国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的20%,包括亚马逊、苹果、特斯拉、英特尔、高通等一批美国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链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李强总理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倡导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希望各国企业家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健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更好保障。
你提到国际上存在开放与封闭两种趋势,中方的选择是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