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2023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分析了当前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对策建议。
报告立足全球视角,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大势,对国际国内供应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梳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 任鸿斌: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首次构建了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内容系统提出了工商界的建议。
报告认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和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汽车和化工行业的供应链区域化态势明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陈建安:建议各国加快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的开放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深化共建供应链基础设施,加强物流、通信等有形的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实现金融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报告还建议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程度,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供应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介绍湖北省天门市的报道,追溯了天门蒸菜的传承历史。
天门蒸菜。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称,天门蒸菜,自古飘香。几千年来,蒸菜技艺在天门世代相传,且有所增益。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天门蒸菜逐渐形成“天门九蒸”等技法,以及完善的蒸菜技术体系。
天门蒸菜凭借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成为楚菜代表品种之一。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使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品尝。2010年,中国烹饪协会命名天门市为“中国蒸菜之乡”。
天门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产品、禽类、粮食、蔬菜等物产丰富,为天门蒸菜提供了多样的食材原料。
在当地,每逢有客来,东家就用“三蒸”待客。这其中的“三”不是确数,而是概数,菜品一般是蒸肉、蒸鱼、蒸素菜各两道及以上,蕴含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延年益寿之意。此外还有清鲜可口的“素三蒸”和香味浓郁的“荤三蒸”。
天门蒸菜制作工艺独特,归纳起来有九种,即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酿蒸、封蒸、干蒸、造型蒸,其中又以粉蒸、清蒸和炮蒸最为古老和著名。
当地民间宴席更是突出了蒸菜的特点,“八蒸八扣十大碗”即一桌有八道是蒸菜,只有一道甜菜和一道饭菜。天门真可谓无菜不蒸、无宴不蒸。(完)